被拍成表情包的旱獭后来怎么样了,逃生了还

▲《生死对决》。摄影/鲍永清年10月15日,第55届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ildlifePhotographeroftheYear,简称WPY)获奖作品最终出炉,中国摄影师,来自于青海的鲍永清老师大显身手,以一幅藏狐与旱獭的《生死对决》(TheMoment),从来自个国家的多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了总冠军暨“年度野生生物摄影师”的称号,这是中国摄影师首次在年赛中获此殊荣。▲工作中的鲍永清老师。照片中的喜马拉雅旱獭刚从冬眠中醒来不久,就被一只母藏狐吓到了。这位藏狐母亲有三个饥饿的幼崽要喂养。鲍永清的反应如闪电般迅速,抓拍到藏狐的这次袭击——作为捕食者的它已经露出了獠牙,而它的猎物的恐惧、以及那种生死一线的紧张感都在它们的表情中展露无遗。▲颁奖现场。鲍永清老师手捧着大赛特制的奖杯——一只惟妙惟肖的藏狐,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也亲来现场祝贺。作为栖息海拔最高的哺乳动物之一,喜马拉雅旱獭能够依靠它们厚厚的皮毛在极度严寒中生存下来。隆冬时节,它们会和旱獭群中的其他成员一起一个特别深的地穴中,待将近六个多月的时间。直到春天来临,它们才会回到地面。这对那些饥饿的捕食者来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你已经死了。”“你不要靠近我啊啊啊啊!”——旱獭与藏狐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后续会告诉大家结果。“(这张作品)十分生动,简而言之,这就是完美的瞬间。它们的姿势所传达出来的紧张感让你瞠目结舌。照片中两个主角抬起的爪子之间蕴含的那种能量,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完美的平衡。”——评委会主席罗莎蒙德·基德曼·考克斯

(顺带一提,由于这只旱獭魔性的表情,这幅照片已经被广大网友玩儿坏了……)

▲各种旱獭表情包。图/网络为此,野性中国也对鲍老师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专访。

“我要拍家乡的野生动物”

现年51岁的鲍永清,是青海藏族人,他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首席摄影师,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常务理事、首席生态摄影师。他的家乡,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叫天峻县,总面积有两万多平方公里。这里地处祁连山南麓,高山纵横,还有天然草场与冰川、盆地。▲鲍老师的家乡,祁连山。对此,鲍老师介绍说:“还有很多人没有来过我的家乡,这里是野生动物真正的天堂。我家乡的自然生态环境保留得非常好,当地人有不杀生的信仰,政府的自然保护措施给力,外界干扰少,基本没盗猎,所以野生动物的生态链很完整,非常容易拍到国家一级和二级的野生保护动物。”▲雪山之王——雪豹。▲正在啄食牦牛尸体的高山兀鹫。正因为对家乡和野生动物的无比热爱,他决定要花一辈子的时间,来拍摄家乡的野生动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zvmkc.com/ldfz/25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