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13日,星光熠熠的伦敦碗座无虚席。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陪同下向世界宣布:行将落幕的伦敦奥运会是一届快乐与荣耀的盛会。老先生的话更像是黑色幽默,在情理之间,英国人打了一个漂亮的擦边球,却招致世界嘘声一片。
时光定格在伦敦奥运会跳水馆。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英国跳水神童戴利在如雷的掌声与万众瞩目下出现了罕见失误,水花四溅,嘘声四起。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随后戴利申请重跳,结果他第二次试跳比第一次提高了16.2分,最终获得了铜牌。英国奥组委的官方解释如下:作为东道主选手,会受到镜头与镁光灯的加倍光照,戴利受到干扰,经过研究,可以重赛。
媒体舆论纷称这是人类竞技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观,网络甚至出现了军统戴笠也重跳一次的调侃,英国人却无暇顾及各路媒体的口诛笔伐,他们的绅士风度已被金牌总数第三的体育强国幻想取代。姑且不论英国人的做法是否合乎情理,在情理之间,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于情,每个人都希望戴利再跳一次,直到夺得金牌为止;于理,四年的苦练与等待并非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当情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当情可以为理让步,理可以为情所动摇,人们的信念与价值便在朔风中岌岌可危。欣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坚守住了自我,在情理之间找到了可贵的平衡点。
中国体育健儿在伦敦赛场上的表现足以让英国人汗颜。王皓笑看网友给他的“三亚”最佳城市形象代言人评价,陈一冰面对裁判的明显误判仅一笑置之,张明娟对待奖牌冰火两重天的待遇也只是当作一场游戏。情理之间,我们习惯了社会上正义与光明的呐喊,我们看到的是社会上涌现出的“最美”人物,曾经迷失在情理之间的人也用理智战胜了情感。但愿更多在情理之间迷失自我的人,能够幡然悔悟找到前进的方向,但愿更多在在情理间坚守的人,能够一如既往坚守自己的本真。
情理之间横着一面镜子,镜里镜外,别样人生。镜子的一面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自我;镜子的另一面,袒露着一个赤裸裸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