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之于上海,意义不言而喻。未来五年,上海以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在国际海事“东移”的大背景下,中国日益崛起并向海洋大国迈进,加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断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等措施,上海已成为吸引全球航运企业、组织和机构聚集的亮点城市。
1月份,全球最大海事技术专业学术团体——国际海事工程与科技协会(IMarEST)到访上海,与航运业界、学界、政府界人士面见交流,并寻求进一步在上海建立IMarEST分支机构。作为全球海事技术领域最大的非政府组织,IMarEST致力于提供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海事技术和公共服务,推动国际海事业健康发展。
缘何选择上海,又如何看待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IMarEST到访上海之际,《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了IMarEST总裁JaneSmallman(下图右二)和亚太区负责人DavidKelly(下图左二)。
IMarEST落户上海自贸区
IMarEST以其专业、严谨的学术活动而著称,拥有世界顶级体系化的专业领域技术期刊、杂志和出版书籍、最大的行业虚拟图书馆,是全球最大的海洋与航海工程和科学技术领域知识分享的国际组织。IMarEST在个国家拥有超过2.1万名成员,分布全球各国的IMarEST科技兴趣讨论组代表了国际海洋工程、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最前沿的技术话语权和潮流。基于专业、中立、客观的组织立场,IMarEST拥有国际海事组织非政府组织咨询机构席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观察员席位、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询机构席位。
作为国际性学术团体,IMarEST授权制订海洋工程及海事科技领域的教育标准,中国高等海事教育学校——大连海事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分别于年和年通过了IMarEST国际体系认证。
DavidKelly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IMarEST今年以来在中国开展业务,是基于一家组织自身的发展需求,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以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建立与中国海事业界联系的最佳时机,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服务带到中国。就中国市场而言,上海作为中国的国际航运中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东方伦敦”的竞争中,新加坡是绕不开的存在。在亚太地区,IMarEST在新加坡已经开展了7年的海事技术服务。在DavidKelly看来,上海与新加坡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者都是国际航运集聚地,当地政府对海事产业提供很强的支持力度,同样上海也有巨大潜力,比如在去年,中国大型的国有航运企业纷纷将总部移至上海。上海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上海现有的航运要素集聚的优势,都是吸引IMarEST到上海开设分支机构的魅力所在。
DavidKelly指出,海工建造企业在新加坡较为集中,相关的海事服务和金融服务比较发达;上海的海事业多与船舶工程相关,在上海周边聚集了很多大型船企,在船舶制造方面有集中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