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记者余夕雯文/摄发自伦敦
位于英国伦敦东区的老杜鲁门酿酒厂,19世纪末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制造商之一,而这个曾经酿酒的地方,如今已经成为时尚前沿的艺术街区。
当地时间9月19日,伦敦设计周在这里盛大亮相,作为备受瞩目的设计盛事,来自全球36个国家各个领域的艺术家,在为期5天的艺术嘉年华期间,尽情展示对生活、对艺术和设计的无限创想。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特邀参展方,参展作品包括艺术品(陶瓷、雕塑、装置);产品(家居、生活日用、灯具、服装、首饰、包袋配饰);设计方案类(建筑);虚拟类(影像、游戏)等,艺术区二楼多平方米的展位人气超高,很多没打算卖的作品都被观众看中买走了,考虑到展览还要继续,买主们同意在设计周结束后再来提货。
在这次伦敦设计周中,《都市快报》也强势亮相,刷了一波存在感。
设计要怎么下乡
中国美院的这些展品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设计下乡——为社会公益设计。
你可能会问,设计要怎么下乡?
“设计下乡”伦敦展策展人、中国美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吴碧波表示,中国设计一直在聚焦城市化进程,为更好的生活提供服务,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而对乡村来说,设计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中国美院开展了一系列美丽乡村文化传承与产业转型的设计创新实践。
年11月至今,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与四川乐山市、浙江象山县、贵州雷山县、网易等合作,协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等单位,组织开展了“设计精准扶贫四川小凉山公益计划”“设计下乡协同创新宁波象山计划”“黔东南雷山县非遗文创开发”等设计扶贫项目。协创中心主任王昀教授将“设计下乡”的项目课题总结为“山海·对话”:以青年之眸,行山海对话,承文化之神。
作为伦敦展总策划,宋建明教授说:作为学习与研究设计的专业人员,面对国家急需的诉求,我们有责任加以思考与应对。
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彝inLondon”“苗inLondon”“象inLondon”,分别对应四川小凉山腹地的彝族村镇、黔东南深处的苗家聚落和浙江象山临海的岛屿渔村,展示设计介入乡村的多种可能,让更多人可以